温故1942读后感(温故1942是不是真实故事)

温故1942|河南人民的“炼狱世界”,《温故一九四二》 作者刘震云。最近看了冯导改编的《1942》,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可能因为我是河南人,回望1942年河南的这次饥荒,感慨良多。入手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后,对比了电影,发现电影真的是文学中的艺术,虽然很大程度上再现了那段历史,却仍然做了不少美化。里面有一句话让我瞬间破防“饿死人的年头很多,你问的是哪一年?”。时人今日常忆袁老,良有以也啊!。

温故1942读后感(温故1942是不是真实故事)

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我的老家河南在1942年发生了大饥荒,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

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

三千多万老乡受灾,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三百万人饿死。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

“死亡人数,统计一千六百二十人。”“实际呢”“三百万人”。

李培基先是瞒灾不报,后饥荒愈重,饿死百万之众,才只上报1602人。遇钦差调查,既是宴请,又是委罪于天,真是开政治上未有之奇。最终在各界的压力下,才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河南无县不灾、无灾不重。救济款好不容易批下来了,当地官员却早已贪污成性,他们对到了手中的救济物品们一顿”操作“,中饱私囊。士兵抢夺灾民的粮食钱财,不法商贩从赈灾款项中抽取各种各样的好处费。官员们一个个富的流油,老百姓却拿不到多少。

救济用的是大款,而买粮食要用小钱。于是灾民们涌到了银行里。可银行告诉他们:改钱要17%的手续费!!

温故1942读后感(温故1942是不是真实故事)

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创作,作品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和生活态度的刻画,对人情世故有超人的洞察力,用冷静客观的叙事笔调书写无聊乏味的日常生活来反讽日常权力关系。《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关于饥饿,有“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也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共同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一直很喜欢刘震云,因为他的幽默和放荡不羁,更因为他举世无双的才华。本书把各个时间段各个方面和各个相关人物的史料罗列到一起,从专业作者的角度可能属于胆大包天、不可理喻。但是读下来却感觉特别丝滑、顺畅、无负担。就是越读越感觉到压抑,本书对人性的真实描写让人无法直视。可能作者想表达的就是最真实的人性,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遭受了外部环境的重大刺激后人性最真实的表现。蒋委员长、达官贵人、普通官吏、国外政要、外国记者、外国教父等等他们都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是最后造成的结果却是人间炼狱。这就是人性。

反观受苦的老百姓从开始的希望政府救济,到放弃家乡逃荒,到最后追着外国教父“活菩萨”发发慈悲,甚至到叛变到日本军方做向导、做苦力,只为了吃口饭。其实他们都只是为了活下去。而达官贵人们还怪他的子民们没有民族大义,惊动了国际势力,影响了他们的整体战略布局和灯红酒绿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明朝时期李自成造反,朝中的大臣无法理解,作为大明的子民你们应该好好的在家里饿死啊,为什么要出来成为流民,甚至于造反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多么朴实无华的道理,但是真到了执行起来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既得利益团体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愿意给自己添麻烦,结果他们慢慢的就有了大麻烦。

原创文章,作者:久客联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ca.com/393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